Description
产品描述:
壳斗科乔本植物栗的种子。又称板栗、栗果。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和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栗壳,薄衣(内果皮)备用。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范博士说,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六七颗,
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范博士还建议,人们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
量吃。这是因为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性能:味甘、咸,性温。能补肾强腰,益脾胃,止泻。
用途:用于肾气虚亏,腰脚无力;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便溏腹泻;久泻不止或便血。
用法:生食或熟食,「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本草纲目》)
注意:生食不易消化,熟食、多食会滞气满中。
食用方法:
1,栗子猪肾粥:栗子 10 个(或 30g),每日清晨空腹嚼食,再进猪肾大米粥。
原于古代《经验方》。梁代陶弘景说:「相传有人患腰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应生啖。」 孙思邈
也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故本方用为要药。另服猪肾以助药力。用于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
2,板栗烧肉:栗子 250g,猪瘦肉 500g(切块)。先用适量食油、盐、酱、花椒炒过,加酱油、红糖炒拌均匀,添水焖煮至
栗熟起即成。可分几顿食用。
本方以栗子滋养补脾,猪瘦肉益血补虚。佐诸调料,可健胃进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虚损赢瘦。
3,栗子山药姜枣粥:栗子 30g,大枣 10 个,山药 15g,生姜 6g,大米 100g 。加水煮成稀粥食;或再加红糖调味食。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