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教职体系和教授职责

美国的大学林林总总几千所,类型和目标各不相同。相应的,教授的任务和待遇也会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本文先大致介绍下美国的教职体系,然后介绍教授们需要做什么。

美国大学的教职体系

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美国大学教职体系的核心是 Tenure 制,即「终身制」:一般来说正教授(Full Professor)和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都是所谓的「终身教授」。取得终身教授职位后,除非刑事犯罪、严重的学术不端,或学校遭遇财政危机、不得不对终身教授做出裁员(纵观美国高校历史,这样的例子比较少见),教授们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教授终身制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他们获得「铁饭碗」后无须为五斗米而折腰,可以自由思考而无所顾忌,从长远来讲有益于学术和社会。

要取得终身教授的身份,需要先从「具有获评终身教授资格」的助理教授做起,即 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一般来说,在助理教授的岗位上干 5-6 年,系里和学校会对该助理教授做一次全面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部分。如果考核通过,助理教授可晋升副教授。在美国,除了哈佛、斯坦福这类顶级的学校会有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学校的副教授具有终身教授的身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的大学,助理教授可以独立指导博士或者硕士,也就是说助理教授可以是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只要系里开设相应的博士点或硕士点即可。

访问教授、讲师和研究教授

在 Tenure 体系以外,美国的大学还有其他类别的教授,他们没有获评终身教授的资格。

博士毕业后我曾做过一年访问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主要负责教授本科生课程,一学期 3-4 门课。与助理教授不同,访问教授是个临时职位,对科研无明确要求,并且职位的期限通常较短,比如 1-2 年。

讲师(Lecturer)与访问助理教授类似,也主要负责教授本科课程。讲师的职位通常可以续约,有些学校的讲师在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可晋升到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但是,高级讲师仍然不是终身教职,期满需要续约。

与教课对应,美国高校还有一类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这类教授只负责研究,并且经费来自于科研基金,而不是学校的常规预算,所以一旦申请不到科研经费就需要另谋出路。研究助理教授通过科研成绩可晋升为研究副教授、研究正教授,但仍然不是终身教授。

附属教授(代课教授)

最后,在当今的美国高校有一类教授的需求量很大,就是 Adjunct Professor;直译「附属教授」,但更准确的表达是代课教授。前面提到的教授职位,无论是否终身,都是全职,享受年薪及福利,比如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相比之下,代课教授的薪水取决于教授几门课,并且通常无福利。

为什么代课教授的需求量在增加呢?因为他们的成本比全职教授低很多。大部分学校支付给代课教授的薪水为一门课三到六千左右,而全职教授不管教几门课,一年的薪水至少四万以上,如果算上福利,一年的成本还会增加至少一万。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为全职教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超过一万五千美金,养老金超过五千美金。

在美国目前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公立学校面临着州政府拨款的减少的问题,而很多私立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规模较小的私立学校,面临着生源短缺。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代课教授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代课教授过多,会影响学生的体验甚至学校声誉。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全职教授通常不用赶场子,会更乐于在课内课外与学生互动。

教授们的职责

我这里主要描述终身体系内教授们的职责。虽然每个学校的定位不同,但是教授们的工作可分为三类:教课(Teaching),科研(Research or Scholarly Work),以及服务(Services)。

教课

基于学校定位,每个学校以及每个系对教授的教课量会有不同要求。

很多定位于教课为主的学校,一学期的指标通常是 3-4 门。而对于以研究为主的学校,每学期通常是 1-2 门。此外,在那些研究为主的学校中,如果教授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可以用经费去买断(buy out)教课任务。相应的,不同学校对于教课的考核也会不一样。比如我所在的学校以教课为主,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系里资深老师的对听课评价至关重要。学校规定,在评审终身教授时,如果教学不过关,一票否决,无论科研实力如何。

我读博士时曾作为学生代表参与过系里对助理教授的招聘。其中有一位申请者本来是一所名校的助理教授(US News 常年排名全美前 30;目前全美高校排名参见这篇文章),但是终身教授评审未过,因此只能另寻出路、来这里应聘。我发现这位申请者的科研实力非常强,文章发得如流水般,那为什么没评上终身教授呢?因为他所在的学校是私立名校,学费极其昂贵,因此要让学生体会到物有所值、学校非常看重教课的评价;该助理教授科研出色,但因为教学达不到,所以仍然评不上终身教授。

如何才能获得好的评价?在我看来,这很取决于学生的特点。

我曾在一所 US News 常年排名前 35 的公立常青藤大学任教,学生位于全美前 5% 之列,有许多知名校友。这些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去医学院、法学院)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授课时,我不仅讲授了基本知识点,更带着学生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章,强调科研思路。

我目前任职于一所地区性的高校,这里的学生更在乎大学体验。因此,在授课时我常常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有趣的视频来解释知识点,并且时不时要讲讲段子来活跃下课堂气氛。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美国大学教课的一大挑战是语言。我在美国任教已经五个年头,收到了很多学生评价,涉及到语言的非常少。我认为口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练习,可以做到沟通无障碍。另外,教课的核心在于内容,让学生觉得他们学到了知识,而语言只是辅助工具。

科研

按照科研活动程度,美国对大学的分类有 R1(最高程度的科研活动),R2(较高程度的科研活动),R3(中等程度的科研活动),以及其它学校。通常 R1 和 R2 被认为是科研为主的学校,教课任务并不重,但对科研的要求就高了。我在一所 R2 级别的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本系获评终身教授需要每年至少 2 篇文章、以及在助理教授阶段获得重要的科研基金。

很多 R1 的学校,晋升到终身教授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文章和基金,还需要看科研贡献:比如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是否有媒体报道、是否被圈内权威所认可、是否被邀请去重要的会议作报告等等。我曾遇到过一个未能在一所顶级公立高校晋升到终身教授的学者,其原因便是最近两年的文章未被圈内多次引用,因此缺乏足够的「学术影响」。

我所在的学校,教学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科研的考核指标相对宽松。我如果要从助理教授晋升到终身教授,平均每年一篇文章就足够了。在一些每学期需要教 4 门课的学校,整个助理教授阶段只要产出 2-3 篇文章就行了。

服务

美国大学强调「教授治校」,很多决策由教授做出,这就需要教授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委员会。

比如,系里要招人了,就需要一些教授组成一个委员会筛选简历,确定面试人的名单并负责面试接待。当今助理教授的职位僧多粥少,一个职位往往能吸引上百甚至更多人应聘,因此甄别出合适的面试人选很费功夫。

又比如,学校打算课改,开设一些新的课程,这就需要从不同的学科中抽调教授来一起讨论制定。此外,很多服务是与科研相关的。例如,给杂志审稿,当编委,或者参与学术会议的组织,都既算科研也算服务。

在晋升考核中,服务的权重比教学和科研低,但也是必要的一项指标,需要体现出教授对学校以及社区的贡献。

结语

对于博士来说,在美国做大学教授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一个很现实的好处是,工作签证不用参加抽签(参见这篇文章对 EB-2 / H1-B 的介绍)。另外,虽然大学教授的薪水不一定比得过公司,但是教授对自己的时间支配权更大,生活能更灵活一些。

美国大学求职经验之申请材料篇

作者介绍

本文由 Joe Cheng 投稿。作者介绍:心理学助理教授,现居爱荷华,爱旅游爱游戏。

Derek Yang

生于湖南,先后在北京和广东学习与工作。2013年移居美国。EB-1 职业移民。非移民律师、非移民中介。Twitter @mrderekyang

Disclosure: We are an Amazon Associate. Some links on this website are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or receive a referral fee when you sign up or make a purchase through those links.

相关文章

没找到您想要的信息?
请使用我们强大的搜索工具!

Comments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tock images sponsored by depositphotos.com | Skim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