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 in class

美国公立小学考试吗?排名次吗?

刚才和中国的亲友视频,被问起孩子在学校成绩怎么样,我回答说:不知道,学校不排名次。又问:那怎么升学呢?

既然被问起,我顺便写篇短文简单介绍一下。我不卷孩子,平时对考试、升学什么的关注较少,但毕竟家里有两个小学生 (不是习近平),所以有些亲身经验,然后再简单做了一点研究(ie. Google),供您参考。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美国是个很大的国家,而且各州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很大(跟中国的中央集权不同),如果你所在学区跟我的经历有很大不同,无需抬杠 —— 一切以你所说为准。

插一句话,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信誓旦旦地说,中央空调在美国是奢侈品,连豪宅都很少配备,我就???还有一个 bio 是 PhD 、中英文流利(常用英文发推)的账号说,是真的,我身边很多美国家庭都没有空调,我就???你有没有想过你「身边」的这些家庭都和你是差不多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纬度、甚至同一个收入水平、同一个阶层、甚至同一个小区,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气候宜人,不代表广大美国家庭都跟你们一样不需要空调?我所在的 NOVA 地区,自己租房买房居住多年,别说真正的豪宅,稍微像样一点的 single house 标配中央空调。

插话结束。下面是我登陆家长账户看到孩子过去 3 年的「成绩单」。

一二年级只有一个 “report card” 报告卡,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测试」,但系统里没有记录;三年级除了报告卡之外还有 iReady 、以及我州的标准考试 SOL (Standards of Learning),二者都主要是针对阅读和数学。

报告卡是各学区自己制定,每个学区都不一样。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其他学区的 report card 样本,貌似我们学区这个算比较详细的。

我们学区的小学报告卡

总计有 12 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多项细节,每个季度老师会打分(Q1/2/3/4)、学年结束后会有一个最终的打分(Final);得分为 1/2/3/4,含义分别是:(1)极少能做到,(2)有时能做到,(3)通常能做到,(4)一直都能做到。下面是简单的翻译和解释。

1 、考勤:缺课/迟到
2 、生活、工作、和公民技能
  •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 主动聆听
  • 有效地在团队里工作
  • 有效化解矛盾
  • 制定并实现目标
  • 遵从老师指令
  • 组织技能
  • 及时完成任务
  • 管理自己的时间
  • 尊重他人并积极参与活动
  • 遵循每日流程
3 、语言艺术
  • 有目的地聆听和说话
  •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信息
  • 准确流利地阅读
  • 阅读理解能力
  • 明确、清晰、充分表达的撰写能力
  • 能编辑自己撰写的文字
4 、历史与社会科学
  • 能解释过去的人物和事件如何影响现在
  • 能看地图并了解地理形势对文化的影响
  • 了解政府结构,以及规则、法律与良好公民的关系
5 、数学
  • 数字、计算/估计、测量、几何图形、代数符号、等
6 、科学
  • 系统研究和展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 应用上述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 物理科学概念
  • 物质、力、运动和能量
  • 理解生命科学的概念,包括生命过程和生命系统
  • 对地球模式、周期、变化和地球/空间系统的理解
7 、健康
  • 理解并能解释健康的概念
  • 识别有效且准确的健康信息、产品和服务
  • 展示健康实践和行为,倡导个人和社区健康
8 、艺术
  • 参与创作过程来开发艺术品并表达意义
  • 运用艺术媒介和技术来创作艺术品
  • 通过艺术史、文化、批评和美学来展示对艺术的理解
9 、体育
  • 运动技能
  • 基本的解剖学、生理学以及运动概念和原理
  • 健身和积极生活方式的知识、评估和规划个人健身
  • 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个人和团体成功的技能和行为
  • 展示能量平衡的基本营养和健身概念知识
10 、音乐
  • 发展并展示歌唱技巧
  • 发展并展示演奏乐器的技能
  • 通过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
  • 培养并展示音乐素养技能
  • 在响应音乐时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
11 、乐队/弦乐
  • 展示作为个人和团体演奏选定乐器的技能
  • 发展并展示音乐素养技能
  • 作为个人和乐团成员,发展并应用批判性的倾听技能
12 、世界语言
  • 在各种情况下出于多种目的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 能使用文化和理解互动

做这个翻译前我都没意识到竟然有这么多项目。当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所有年级的学生。比如「乐队/弦乐」4 年级才有,所以 3 年级以下的小朋友该项是 n/a,不会打分。

3 年级的孩子,还有 iReady 和标准测试,我家孩子如下。这两项测试都有分数、以及是否达标。与我当年在中国上小学最大的区别是:

  1. 你不知道其他人的分数,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的分数。当然如果你鸡掰的话可以跟其他家长打听(最好再建个微信群每天打卡互相督促)。我没跟人打听过,也没有其他家长找我打听过(有的话我也不会搭理)。
  2. 没有名次、尤其是没有全班/全年级的名次!只有「pass 通过 / meets expectation 达到要求」。唯一一个类似于「名次」的是 iReady 成绩里有一项「national percentile」,是在全国的比例,比如说 90 就代表「您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全国 90% 选手!」
标准测试
iReady

那么孩子怎么升学呢?好的学校怎么录取呢?其实是拼爹/妈。

小学、初中 (middle school)、高中 (high school) 都是根据你的住址来录取,只要你住在这个学区就能上(买房租房都行,完全一样),所以好学区房价才那么贵;并且反过来,因为房价贵、能收到更多的税、于是有更多的钱建设好学校以及请更好的老师 —— 比如我们这所小学,校长是教育学的博士,一二年级就有 UVA 这种公立常青藤名校的硕士。

我们学区 3 年级开始设立 AAP – Advanced Academic Programs, 类似于中国的快班。如何决定谁可以上快班呢?还真有(但并非只有)考试。我们学区采用的是 CogAT 和 NNAT 考试;我们站内有另一篇文章介绍过:《美国资优班入门考试介绍:CogAT 和 NNAT》。学生 2 年级的时候参加至少一个,跟上面的 iReady 一样,有分数,但你不知道其他人的成绩,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的成绩,也不会在全班或全年级排名次,只有上面说过的全国百分比。

还是以我们学区为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天资聪颖,应该上快班,那么需要自己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信(为什么我家孩子应该上 AAP)以及支持材料(比如你孩子动手能力很强,那么可以提供相片或视频等来证明他动手做过的项目);CogAT 和 NNAT 是图形化、非语言的智商测试(也就是说,如果你孩子智商很高,但是刚从中国移民过来、英语不好,他仍然可能会得到超高的分数),如果测试表明孩子的智商极高的话,我们这里的学校会帮你准备申请 —— 除非家长不想让孩子去 AAP 、跟学校说退出申请。

为什么学校看到你孩子智商高,还需要准备申请、而不是直接让他上快班呢?原因有两点:

1 、 NNAT 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并不是 NNAT 测试成绩好就一定能去 AAP 。

2 、谁能进入 AAP 学习,并不是学校决定,而是学区的选拔委员会决定。我们的学区很大,有 200 多所小/初/高中、 18 万学生,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年级应该有 1 万多学生;有些学校有 part time AAP 、有些学校是 full time AAP,入选的学生有可能在本校上、也可以选择转到 full time AAP 的学校,这些都不是由学校来决定,所以你拍校长/老师的马屁没什么用

到了高中,还有 Magnet School 磁校,类似于中国的重点高中或实验高中。之所以叫「磁」校,是因为它并不像其他普通公立高中那样,你住这里就能上、不住这里就不能上,而是像一块磁铁那样,从周边学区吸收好苗子。比如我们郡的 Thomas Jefferson 高中,就是一所声名卓著的磁校,在 US News 等排名中经常是全美第一,它的招生分两步:

1 、首先,学生需要参加它的评估测试,包括数学和语言;但它同时还会看你的 GPA —— 如果你平时的 GPA 很高,那么在测试中分数较低也可以进入下一轮;相反,如果你平时 GPA 很低,那么需要较高的分数才能进入下一轮。 GPA 只看七八年级(相当于初二初三),所以你在小学时的那些考试不管有没有分数、高还是低,他们不会知道,也没什么用。

2 、如果能进入复试,需要现场写一篇论文、学生信息、以及至少两封老师推荐信(跟在美国申请大学很像了有没有)。

从 2013 年开始,TJ 高中的录取只考虑「整体结果」,综合评估测试、平时 GPA 、论文、学生信息、老师推荐信,不单独计算权重 —— 换言之,就是不再主要看分数,你分数很高也不一定能录取,重要的原因是学区认为学生的构成太单一。为了增加种族多样化,从 2025 届(就是今年入学的这届)开始,从所有初中录取生源(而不再只是那些很好的初中),结果就是非裔、西裔、穷苦人家孩子的比例大幅上升。

NBC 今年 6 月的这篇报道说,TJ 今年的学生比例,非裔从 1% 上升到 7% 、西裔从 3% 上升到 11%,而原来占绝对优势(远远超出人口比例)的亚裔学生,比例从 73% 下降到了 54% 。 TJ 新的录取政策在亚裔社区里引起了不小的冲击,两年前就有亚裔家长和保守派组织起诉我郡学区,称(当时尚未生效的)新录取政策歧视亚裔、违反宪法,不过今年 5 月,法官判令学区胜诉。这事跟大学招生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 有点像,有报道说原告希望能将官司打到最高院,限于篇幅我在此就不赘述了。

Derek Yang

生于湖南,先后在北京和广东学习与工作。2013年移居美国。EB-1 职业移民。非移民律师、非移民中介。Twitter @mrderekyang

Disclosure: We are an Amazon Associate. Some links on this website are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or receive a referral fee when you sign up or make a purchase through those links.

相关文章

没找到您想要的信息?
请使用我们强大的搜索工具!

Comments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tock images sponsored by depositphotos.com | Skim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