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页 » 养娃|育儿 » 秋季中小学开学,我该送孩子去吗?

秋季中小学开学,我该送孩子去吗?

如果你最近有看新闻,应该看到总统特朗普大力呼吁中小学秋季一定要开学。这也是很多家长犹豫的:如果学校(迫于压力)开学了,我要不要送孩子去学校?

我所在的学区

以 Kansas 州为例,7 月中旬病例激增,被白宫列为 18 个红色区域州之一。我所在的学区,发布了重启计划表第一稿。计划表给家长两个选择: on-site learning 或 remote learning,家长自己选择照常送孩子去学校上课,或是在家远程上课。我相信各州教育局也会制定类似的措施,有些学区甚至采取全部网课的方式。

On-site learning

  • 老师面对面授课
  • 授课内容包括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
  • 7-12 年级课表将安排更长时间,以减少课室间的转换
  • 小学生将与同班同学待在一起
  • 有校车服务
  • 提供午餐
  • 可参加田径运动
  • 有限的课外活动
  • 提供 iPad 给每个学生
  • 更严格的消毒措施
  • 所有人进校门前量体温
  • 师生都要戴口罩
  • 尽可能维持社交距离

Remote learning

  • 学生每天将用电话/视频和老师联系
  • 和 on-site 学生使用相同的成绩评估标准
  • 学生每天要填写学习日志,学生和家长要签名
  • 只教授核心科目和有限的选修课
  • 有些选修课仍需要在学校参加
  • 不提供校车服务
  • 家长可前往学校领取午餐
  • 提供 iPad 给每个学生

计划表还有附录:如果疫情恶化,学校将采取 hybrid 教学;疫情更加恶化,则全部改为网课。

送不送孩子去学校呢?

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答案。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你把去学校和不去学校的理由分别列出来,看哪边对你的影响更大,心里就能得出答案了。

送孩子去学校的理由

  • 疫情平稳或好转。如果孩子能主动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勤洗手,且当地疫情不严重,那么去学校算是安全的。学校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保护师生健康,而且也会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不让孩子去学校,学生密度比平时低,也降低了感染几率。
  • 双职工家庭无法照看孩子。双职工家庭,特别是无法在家工作的家庭,还有单亲家庭,别无选择只能送孩子上学,否则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
  • 面对面授课是最有效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学校不仅接受学业指导,还学习社交技能、锻炼语言和进行系统的体育活动。面对面授课比网课更有效率,孩子也需要接触别的孩子和老师。
  • 某些课程必须在学校进行。科学实验就很难在家里进行,除非你有整套设备。或者孩子有体育特长,正在训练,必须在学校接受教练指导。
  • 孩子正在接受特殊教育。学校关闭后,很多家里有 ADHD 或 autism 患儿的家庭压力十分大,他们依赖于专业的老师。

不送孩子去学校的理由

  • 减少感染新冠的几率。很多人感染了新冠没有症状表现,孩子少接触他人,就少机会受到感染。虽说 17 岁以下儿童感染新冠的几率比成人低(Nature Medicine 的论文),但感染率只有放在大数据才有意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百分比没有任何意义,一旦感染了就是百分之百。而且现在对于新冠后遗症的研究还不明确,谁也不想孩子日后几十年身体有后遗症。
  • 家长有能力辅导或 home school。如果家长自己有能力,网课之余在家辅导孩子,等于是给孩子报了私人补习班。今年这情况,想必选择 home school 的家庭会增加。
    美国的 Home Schooling 家庭学校
  • 家里有体弱亲人。孩子可能携带病毒回家,但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十分轻微。你可能觉得靠免疫力就可以自愈,但如果家里有体弱亲人呢,万一被传染了后果可能很严重。
  • 有可信任的朋友做玩伴。孩子在家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接触朋友,缺少社交。如果你有可信任的朋友,确定他们都是健康的,那么可以安排 play dates,让孩子和好朋友一起玩。

对于我,我的孩子就读低年级,学业压力不大。虽然我能在孩子上学那几个小时出去工作赚一点钱帮补家用,但不值得为了这点钱让孩子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我也有朋友认为,去学校是为了孩子的身心成长,但和生存比起来,还是选择生存。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Fan Zhao:爱烘培爱省钱的精明叻叻俏主妇。

Disclosure: We are an Amazon Associate. Some links on this website are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or receive a referral fee when you sign up or make a purchase through those links.

相关文章


Discover more from 美国攻略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15 thoughts on “秋季中小学开学,我该送孩子去吗?”

  1. CDC 还可信吗?,儿童感染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这一年多来,绝大部份儿童都是少出门,才减少感染的,CDC 在计算时有没有包括这因素?

    1. 这篇文是 2020 年的。今年我们这儿已经不提供网课选择,所有学生得回去上课了。

  2.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在现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活命的权利。家长和学生还可以选择是否返校,老师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甚至连问我们一声都没有就让我们准备开学了。昨天,有位老师的岳父因为新冠去世了,我都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只能给自己和家人准备更多的防护。一层又一层,我太太怀孕了,我只有一个诉求,就是一家人平安度过疫情,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学区里强烈要求返校的家长说了,等学区有班级学生和老师大规模感染了,再取消返校。既然还没死,就往死里整。好!

    1. 有些家长没条件在家看孩子,只能送孩子上学。要出门上班的家长,他们也是冒着风险,否则手停口停啊,并非人人都可以 work from home。你选择不返校就只能辞职了,但这也不现实啊,你还得养家呢,大家都不容易。

  3. “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百分比没有任何意义,一旦感染了就是百分之百”– 这只是对于这种新病毒的过度恐慌导致的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如果你知道了对于学生来说非 COVID-19 导致的肺炎和流感引起的死亡比 COVID-19 引起的死亡要多 3~15 倍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痛恨自己无知了那么多年、居然放心大胆地让孩子上了那么多年学、置孩子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看 CDC 的数据 (bit.ly 链接),2020 年 2.1~7.11, 5~14 岁: 因各种死亡人数 2379 人,其中因肺炎死亡 78 人(其中因新冠肺炎导致的只有 5 人),因流感死亡 49 人, 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只是 16 人。 如果因为怕新冠肺炎不敢让小孩上学,那以后就是新冠流行病消失了,你也不应该让小孩上学,因为无法根除的流感和(非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更厉害。 很多大人都没有意识到,与增加的那 16/2379=0.7% 的风险相比,小学生中学生长期缺乏正常的校园生活对孩子身心的无形伤害是更严重的,而且是 100% 实实在在的。 而且其实本来总的死亡概率也是极低的: 美国总共有 5660 万中小学生 (bit.ly 链接),总共的死亡概率才 2379/5660 万=10 万分之 4.203,新冠肺炎相当于风险从 10 万分之 4.175 增加到了 10 万分之 4.203 而已,完全没理由过度恐慌。

    世界卫生组织说的很清楚:” 大多数 COVID-19 患者都能痊愈,体内不再有此病毒” (bit.ly 链接).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流行了半年了,世界上这么多专家做研究,尚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后遗症,说明即使有什么” 后遗症” 其也不是很明显、其概率也是更加极其地低。至于得了新冠肺炎痊愈时没有什么严重症状,但” 几十年后” 突然表现出了” 后遗症” — 我觉得这种担心纯属胡乱联想。

    写了这么多,对于那些” 只要概率不是 0,我就坚决反对小孩上学” 的人士,估计没有什么作用,但对于还能理性看问题但不了解数据的人,希望有点用处。

    1. 你光看到你想要反驳的点,忽略了前面的「可以送孩子去学校」的理由。只要跟你观点不符,就是不理性吗?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每个地区疫情严重程度也不一样。衡量过 benefit & risk,相信大家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1. 我没说要一刀切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家庭的孩子都应该上学啊,我也没说文中的观点都是不理性的啊,我只是觉得整体来看文章的基调中不理性的成分不少,还比如最后一段「去学校是为了孩子的身心成长,和生存比起来,还是选择生存」——这严重夸大了风险,我觉得听起来很好笑,估计你不会说「因为去上学得流感和(非新冠导致的)肺炎而死亡的概率是新冠的七倍多,所以我以后永远也不会让小孩去上学了,因为生存更重要」吧。

        我主要是给出一些事实,并据此作出个人的评判。你当然有和我观点不一致的权利,也有权利批评我不理性或我太轻描淡写。

        1. 谢谢补充。

          我两个孩子分别上 preschool / kindergarten,两个学校都不错。我们很喜欢上学年的老师,认真负责,孩子在学校不但比在家更开心,而且明显能多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学区不久前发布了秋季上学的方案,提供两种选项:(1)部分 in-person school,每周到学校上 2-3 天,和(2)完全 online。我当时摇摆了一阵,因为我其实想让孩子回学校,不想让他们天天在家傻玩浪费时间。而且也影响我的工作。对于那些住在 condo/apartment、或者父母都有 fixed schedule 工作、甚至父母都有工作且无法 work from home 的家庭来说,应该会比我们更难。

          结果没等我们摇摆完,没过几天学区通知大家,取消 in-person school,全部 online,我猜是来自社区的反对意见声音太大。很多家长在签名呼吁罢免学区的 superintendent,因其应对疫情不力(我们学区一年预算 30 亿美元,superintendent 年薪 30 万,但当初转成 distant learning 的时候搞得一团糟)。

          1. 我其实也摇摆着,直到上周,老公遇到一个 childcare 老师,她在一家全美连锁的 childcare 上班,学校发现某位家长确诊新冠,但瞒着不说,照样送孩子上学,那天起我就决定,秋季先选网课,等到感恩节后再决定要不要回学校。

        2. 还有一点:我家是两个孩子,刚搬进来的邻居也有年龄相仿的孩子。若是只有一个孩子,在家呆几个月没有伴玩,也是件很麻烦、很痛苦的事情,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1. 文章里面讲大数据才有意义,我觉得整个美国的 5~14 岁的学生(5660 万)半年的数据已经足够能说明对学生来说新冠病毒的危害远小于流感和 (非新冠引起的) 肺炎。我认为在做好防护和动态监控管理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是可以开放的;如果局部有爆发,暂时关掉就可以了。5660 万学生丧失了半年甚至一年或更久的校园生活对于他们的身心发育损失是巨大的、无可挽回的,这个损失和多的那一点风险(10 万分之 0.28)比起来我认为完全取消 in-person 上课是非常不可取的。

            对于老人来说,应该建议尽量待在家里,因为风险明显偏高。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说,我认为没必要无条件长期封锁:美国不像有些国家可以严格封锁,所以在遥遥无期的疫苗出来之前疫情必然无法完全控制、将长期存在,换个总统我觉得也不会有大变化;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到保护重点人群(老人、有基础病者等),别的社会活动应该有控制地放开,标准是医院不要饱和崩溃即可。瑞典就是这么做的,现在” 宣布瑞典新冠防疫策略获得成功,目前没有新病人进 ICU,死亡只有几例,从变化趋势看疫情快过去了” (bit.ly 链接)。那些前期表现好的地方(比如日本、香港等)现在严重恶化的不少 (bit.ly 链接, bbc.in 链接);大陆继续对回国航班严格限制,一张机票是大几千美元仍然一票难求而而且还要苛刻的条件(健康码、抗体检测)才能上飞机、回去了还要隔离 14 天,但还是时不时局部爆发(黑龙江、大连、乌鲁木齐、首都)导致严格管控。所以说,应该接受必须和新冠长期共存的事实、学会如何理性应对而不是恐慌,不应幻想能够很快结束,或者逃避(如一刀切地长期关闭学校),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不理性的选择的代价往往更大些。

            1. 学校并没有完全取消 in person 授课啊,只是给家长选择,面授 or 网课。认为 OK 的或者别无选择的就送去上课,认为风险高的就选网课,疫情稳定了就回去校园。你为什么一直认为美国 5660 万学生丧失了半年甚至一年或更久的校园生活呢?

              1. In-person learing 一般指的是常规的到学校上课,对应的 remote leanring 指的是 online learning(网课或网上自学)或在家根据老师 email 指导自学。实际中据我的有限观察网课效果很一般(特别是对低年级小学生)而且很多课是不太好上网课或网课效果奇差的(如体育、艺术、音乐、手工等),跟到学校上课的效果实在没法比,我不认为 remote learning 是正常的校园生活。具体有多少美国学生处于非正常的校园教学我不清楚,但我感觉是很大一部分,比如上面 Derek Yang(他应该是在美东)说了他们学区已经取消了 in-person school、全部 online 了;我是在华盛顿州一个比较大的学区,从 2 月底到 6 月底全部是 online,前几天刚出通知,下学期也是全部 online,那 2 个学期加起来就基本上一年了。根据历史经验,疫苗遥遥无期以数年甚至数十年计算,就算这次运气史无前例地好一切顺利也至少要到明年才有能出来、等量产大家都能用上也至少是一年甚至更久之后的事了,那假定疫苗大规模使用之前美国疫情不可能完全控制得出(我觉得这个假定是非常合理的),那照现在全社会的情绪,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回校园上课遥遥无期。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tock images sponsored by depositphotos.com | Skim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