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页 » 求学就业 » 美国大学求职经验之电话与视频面试

美国大学求职经验之电话与视频面试

前文介绍了在美国高校申请教职的材料。如果申请材料与职位的需求匹配,就可能拿到面试机会,包括电话(或视频)面试和校园面试:Tenure-track 职位通常两种面试都需要,而临时性的职位,如博士后或访问助理教授,则有可能电话面试完就定下来了。本文介绍电话(或视频)面试。

招聘委员会何时通知电话或视频面试?

不同学校各异。就本人经历,在申请截止后,如果能拿到面试,两周到两个月会有通知。我在去年申请时,有很多职位在十月里截止。尔后在十一月及十二月陆续收到面试通知。

在心理学领域,有很多职位会发布在 Psych Wiki 上。并且,申请者可以在版块上更新状态,报告自己收到了面试或者拿到了 offer。就我观察,大部分人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收到了面试通知。

通知面试的形式,多数情况下是电子邮件。招聘委员会(Search Committee)的负责人会在邮件里给出一些时间让申请者挑选。但是,我也多次接到招聘方的电话来确定面试时间。因此在申请季保持电话通畅非常重要,建议开语音信箱。

另外,在确定面试时间时,请注意时区,参见这篇文章

电话面试与视频面试有何不同?

通常来说,面试的内容(即招聘委员会的问题)不受面试方式的影响。但是,对于申请人来说体验是不同的。

  • 如果是电话面试,不用在意着装和表情,并且可以在面试时翻阅资料。甚至有的申请者习惯一边走一边回答问题。
  • 如果是视频面试(多数情况下是 Skype),建议正装。可以在手边准备些资料,但是不建议频繁翻阅。此外视频面试中 eye-contact 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常翻资料。

需要提前了解的信息

  1. 系里面教授们的名字如何发音。有时面试官的名单会提前告知申请者,但更多时候面试官会在面试开始的时候自报家门,因此需要知道谁是谁。并且,在面试过程中,有时我们会说 「I agree with Dr. ABC」,「Dr. XYZ, I know you are running a project about…」,因此,能正确念出这些教授的名字是很必要的。
  2. 每位教授的研究兴趣和教课。知道这些,可以谈潜在的合作。
  3. 系和学校的 mission,例如偏教学还是偏研究。
  4. 有什么样的实验室和设备,能不能为我所用。
  5. Course catalog,可以看下自己能教什么样的课,以及可以在此基础上新开的课程。
  6. 系和学校有无近期的 initiative,可以思考下自己如何参与进去。

电话或视频面试的内容

就我的经历而言,绝大多数面试以「你为什么申请这个职位」开头,以「你有什么想问的」结尾。

面试的问题列表应该对所有的被面试者都一样,不然雇主可能会面临法律上的问题。不过,面试过程是互动的,所以在交谈过程中面试官也许会问出针对性的问题。例如,面试官通常会要求申请者描述下其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面试官会针对申请者的回答进行 follow-up,比如要求其进一步解释一下某个概念,或者这项研究的意义。

在经历过多场面试后,我发现面试的问题不可能 100% 准备。不过,有一些高频的问题是可以提前思考下如何回答的。我把这些高频问题分几大类总结如下(措辞会有不同,但大致是这个意思):

综合类问题(意义不明确)

  1. Why do you apply for this position?
  2. How do you qualify for this position?
  3. How do you remain productive with this position?
  4. What kind of resources you need?
  5. How do you contribute to XYZ program?

前两个问题比较综合,也常出现。后三个问题既可以指研究也可以指教学。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的策略是从 research, teaching 和 service 的角度去谈。原因是这三方面涵盖了教授的工作,可参阅此文:《美国大学的教职体系和教授职责》。

因为面试时间有限,通常为 30-60 分钟,因此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大致谈下自己的背景,已有的成绩,以及可以借此职位做出的贡献。在谈贡献时,最好能针对职位和学校/系的特点进行回答。例如,这个系的某个或好几个教授(也许还是面试官)正在从事一项研究,那么申请者可以表达自己能给这个项目带去什么。

研究类问题

  1. Describe your research / a particular project/your contribution in a specific domain.
  2. Your plan to continue your research (overall or in a specific domain).
  3. Grant proposal/funding plan/publication plan.
  4. Collaboration.
  5. Research facility you need.

对于研究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知道(1)自己做过什么;(2)会什么样的技术/软件;(3)未来的计划,特别是在那个职位上能做出什么贡献。如果有拿 external funding 的经历,不妨多谈一下。External funding 是很多研究类学校评 tenure 硬性的一条。

教课类问题

  1. What kind of courses do you want to teach? / What’s your favorite course?
  2. Your teaching strength/weakness.
  3. How do students evaluate you?
  4. Your pedagogy approach.
  5. How do you address difficult students?

对于教课类的问题,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的教课经历是有限的。但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优势,根据职位的需求,不妨结合自己的研究来扩大教课范围。例如,我没有教过 Emotion 这门课。但是,我的文章涉及到 Emotion,因此我可以说基于自己对 Emotion 的了解,有能力教这门课。

对于 teaching school,他们很看重与学生的互动,无论上是课堂里的交流,还是课外对作业的批改,以及带着学生做研究。因此,在回答教课类的时,要尽量突出这点。

会有一些学校问到 difficult students。可以描述一下 difficult students 具体的问题,但更应强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如额外辅导)。

其它问题

  • How does your research affect your teaching, and vice versa?

研究能够扩大教课范围,并且可以提到在教课时把最新的研究进展呈现给学生。此外,带着学生做研究也可以算 teaching 的一种形式。

那么教课对研究的影响呢?这个问题要更难一些,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曾教过行为统计,发现很多美国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缺陷,因此目前我的研究考察数学能力与其它认知功能的关系。

  • How do you address diversity?

这个问题在一半以上的面试中出现。基于文化和政治原因,很多中国申请者对 diversity 并不敏感也了解不多。Diversity 可以分不同的方面,例如种族、经济、文化和性别。

作为申请者来说可以讲述自己如何帮助 minority students。在人文类的学科中,可以提到如何把 diversity 融入到教课材料和研究中去。此外,diversity 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专业。比如,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那么,据此可以谈下自己如何设计教课材料来照顾到不同专业的学生。

  •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us?

表面上,这是面试官让申请者提问,但实际上仍是考察申请者的一个环节。如果申请者没有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很肤浅,那么面试官可能会认为这名申请者对职位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准备 3-5 个问题就足够了。

顺带说一句,在校园面试中,一些教授对候选人是没多少问题的,甚至没读过申请者的材料。因此,如果申请者不准备问题,那么就会陷入冷场,结果可想而知。

准备好发问

在电话和视频面试中,虽然面试官通常不会说什么样的问题不该问,但是薪水和福利的问题建议不要问;是否给办工作签证的问题可以问,但是绿卡建议不要问。可以考虑的问题有:

  • What kind of courses do you want me to teach?
  • Couse load.
  • Research expectation.(不建议问 tenure expectation;这个问题可以留到校园面试)
  • What kind of sources do you have to support research and teaching?
  • Your experience as a faculty member in the department.
  • 具体的针对教学课科研的问题。比如某门课的学生来自什么专业,你们系是否有特定的硬件软件。
  • Timeline of your search。这个问题可以放在最后一个,并且强烈建议问。申请常常与焦虑相伴随。所以,与其无端揣测,不如询问下校园面试的时间,给自己设定一个有依据的预期。

面试后的 Thank You Note

Thank you note 不是必须的。我有未发 thank you note 但是拿到院校面试的经历。但是,从礼貌的角度说,还是发一封为好。可以只发给 Search Committee chair,也可以发给各个面试官(前提是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在 thank you note 中,可以礼貌性的说一下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也可以对面试中的问题进行补充,但不建议长篇大论。一是因为教授们都很忙,未必有时间读。二是 search committee 需要保证对每个面试者公平,那么只有在面试过程中的交流才应计入考察。从实际角度来说,也不能指望事后的一封信能够改变面试官业已生成的印象。

对于 thank you note,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需要特别指出,不少教授是不回复 thank you note 的。这里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政策因素。就我所知,有的学校的 HR 会指导 Search Committee 不回复 thank you note,原因是防止申请者对回复做出不适合(过度)的解读,进而期望落空并与学校打官司。

语言

对中国申请者来说,语言或许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电话面试中,由于看不到对方,也许交流起来会更困难。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 一方面,要做充分准备。我在面试前会根据对方学校和系的特点把各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准备一遍:先写个草稿,再反复修改,最后进行脱稿演讲。
  • 另一方面,曾经辅导我面试的一个美国教授,给我的建议是放慢语速。放慢语速可以使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表达,也可以让对方也跟着放慢语速,使你更容易理解他们。

假如自己对问题的意思不确定,可以先按自己的理解重复一遍(so did you mean….),如果对方没有异议,再进行回答。

面试是互动的,但是不要插话。有的教授比较高傲,会直接表达和你不同的观点。让对方表达完之后再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

拿到电话(视频)面试意味着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甚至有的职位在电话(视频)面试后就确定 offer 了。诚然,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和未知的因素,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提前准备来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

此外,整个申请过程中要保持好的心态。我经历了二十多场电话(视频)面试,最大的体会是随着经历次数的增多,会更有经验,更能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语速。因此,虽然每一次机会都很重要,但是一旦面试结束了,不要太纠结于自己的发挥,安心准备接下来的工作。

作者介绍

本文由 Joe Cheng 投稿。作者介绍:心理学助理教授,现居爱荷华,爱旅游爱游戏。

生于湖南,求学于北京,先后在广东、北京、DC 工作。一代移民,生活在美东小镇。

Disclosure: We are an Amazon Associate. Some links on this website are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we may earn a commission or receive a referral fee when you sign up or make a purchase through those links.

相关文章


Discover more from 美国攻略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tock images sponsored by depositphotos.com | Skimlinks